学校首页 信息公开首页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信息公开制度 信息公开申请 党务公开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信息公开网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正文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晋中学院2023年工作要点
2023-02-09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积极实施十四五规划、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推动办学治校育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全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二届历次全会精神、省纪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省两会及全国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等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加强党建为龙头,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迎接审核评估、强化硕单建设为重心,以从严规范管理、狠抓执行落实为抓手,以主动改革创新、积极担当作为为动力,以全面从严治党、净化政治生态为保障,聚焦全方位推动办学治校育人目标要求,守住安全稳定、党风廉政两条底线,抓好应用转型、内涵建设、特色发展三个关键,突出干部担当作为、严格规范管理、狠抓执行落实、团结实干奉献四个重点,开展人才引育、作风建设、审核评估、学科硕单、清廉晋院五项行动,实施党建引领、思想铸魂、质量立校、学科强校、人才兴校、特色荣校、校地融合、改革创新、依法治校九大重点战略,全力推进落实十四五规划和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全面提升办学治校育人发展水平、服务山西与晋中高质量发展贡献度,努力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晋中学院。

一、加强班子干部队伍建设

(一)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1.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实施党建引领战略,充分发挥党委管党治党、办学治校育人的领导核心作用,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职责。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加强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持续深化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团结带领全校更加坚定政治信仰,严明政治纪律,加强政治监督,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的教育政策和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在我校坚决贯彻、有效落实。

2.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高等教育四为服务,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弘扬宪法精神和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开展学生学宪法、讲宪法”“宪法晨读”“宪法宣传周等主题法治宣传活动,推进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增强法治实践教育,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严格规范落实党建工作责任。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高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山西省高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清单》等要求,召开2023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完善校院(系)两级党组织书记及班子成员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书记和班子成员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一岗双责、党政同责。加强对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述责述廉评议考核,不断提高全面从严治党实效。

4.扎实做好党务校务公开。依法依规扎实做好党务公开、校务公开工作进一步优化党务公开、校务公开内容、程序和方式加强学校线上线下信息公开渠道矩阵建设,保证广大党员干部师生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激发党员干部师生更加关心、更多参与、更好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主人翁精神。

(二)规范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5.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依法治校战略,进一步健全并严格规范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细则和党委全委会、党委常委会、院长办公会及三重一大决策各项制度,细化议事规则和工作规程。强化各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落实党委常委会每年向党委全委会报告工作、院长每年向教代会报告工作机制,强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不断提升领导班子管党治党、办学治校育人的能力和水平。

6.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实施改革创新战略,以《晋中学院章程》为核心,持续开展规章制度废、改、立、释和流程再造,依纪依法依规严格规范和健全完善规章制度体系,强化制度刚性执行。进一步健全师生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工作机制。优化内部组织结构,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与组织架构。聚焦权力公开规范运行,深化监督机制改革,加强各项监督,形成贯通有力、严格有效的监督体系。

7.扎实做好新时代统战群团工作。组织和支持各民主党派依法按规定加强自身建设,加强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健全向老干部、党外代表人士通报校情、征求意见制度,更好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作用。健全完善工会、共青团、学生会、妇联等群团组织运行机制,积极推进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组织召开四届二次双代会、第三次团代会、第四次学代会。推进共青团学生会和团校改革,加强团干部队伍和团学组织建设,推动团学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完善落实发挥团员和青马工程示范作用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关工委建设,组织和支持离退休老同志更好发挥正能量。进一步做好校友工作。

(三)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8.着力提升干部队伍素质能力。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以提升干部素质能力水平为目标,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加强干部政治理论教育、党性教育、专业化素质能力培训学习教育。加强干部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分批次选派干部到高水平大学和有关部门、企业跟岗锻炼提升及参与上级巡视、巡察等工作,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9.严格规范选优配强干部队伍。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树牢四论四不唯”“三让三不让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全面从严规范机构编制和干部职数。统筹谋划干部队伍建设,积极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着力培养选拔任用优秀年轻干部,选优配强中层领导班子。坚持干部选拔任用全程纪实制度落实,坚决防止选人用人不正之风,营造风清气正用人环境,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奋发有为、干事创业。贯彻落实《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动态掌握干部现实表现,推动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

10.从严加强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完善干部目标考核评价机制,完善考核方式,修订实施处科级干部考核评价办法。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落实《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规定》等制度,修订实施《中层班子和中层干部管理规定》。从严从实做好干部外出报备、个人事项报告、因私出国(境)备案管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等工作。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推进省委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改革创新合理容错两个办法的贯彻落实。加强干部档案信息管理,持续推进处科级干部档案数字化。积极用心服务,进一步做好离退休老干部工作。

二、加强基层党建工作

(一)全面建强基层党组织

11.加强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落实党委书记和班子成员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制度。严格规范执行院系党总支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严格落实党总支(分党委)书记向校党委述职、师生党支部书记向党总支(分党委)述职要求,做好2023年度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工作。严格规范和加强党内政治生活,推动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经常化长效化,积极开展富有时代特色的主题党日活动,开好年度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扎实做好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严格规范落实教师党支部建设规范、学生党建工作标准。进一步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加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培养年轻博士党员成为党支部书记后备力量。

12.推进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深入推进基层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一以贯之推动党建质量提升。实施好党总支书记政治能力提升、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队伍质量攻坚、学生党支部书记骨干培养、专职组织员素质拓展等四项计划。积极加强党建工作研究,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课题研究和学术研讨活动,力争推出一批有分量、有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扎实开展一总支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工作,持续培育创建标杆院系”“样板支部,更好激发基层党组织工作活力。

(二)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

13.严格规范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格程序、严格把关加强发展党员工作,保证新发展党员质量。加大在中青年教师、学术骨干、高层次人才和优秀学生中发展党员力度,对优秀教师、思政课教师发展党员实行年度计划单列,落实校系两级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员学科带头人联系优秀教师制度。规范和加强新生党员资格审查。高质量完成发展党员指导性计划。

14.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培训管理。落实《2019-2023全国党员教育培训规划》,拓宽培训渠道、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做好党务工作者、基层党组织书记、专职组织员和党员、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等各类集中培训、日常教育培训工作。落实党员教育培训学时制度,对党员参加学习培训情况进行量化考核。推进党员教育管理创新,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进一步做好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工作,更好推动党员把先锋身份亮出来、把表率形象树起来。严格规范和加强党员组织关系管理、流动党员管理、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

三、加强宣传思想工作

(一)加强理论学习宣传

15.规范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实施思想铸魂战略,充分发挥党委中心组学习的示范引领作用,制定落实2023年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规范和加强党总支(分党委)中心组、党校、基层党组织、群团组织、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落实,不断提高政治理论学习质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推进进学术、进学科、进教材、进课程、进培训、进读本、进头脑,努力形成一批研究成果、打造一批示范课堂、培训一批理论骨干。

16.扎实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活动按照中央、省委、省教育工委的统一部署,制定全校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活动方案,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各项工作,规范扎实做好规定动作,积极创新开展自选动作,形成深入学习、广泛宣讲、坚决贯彻的浓厚氛围,高质量完成主题教育各项任务要求。

17.持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持之以恒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进一步完善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深入推进党的历史和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全面深化四史教育,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性系统性学理化学科化研究阐释。

18.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格规范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试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试行)》等制度规定,逐级签订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书,高度负责地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扎实做好意识形态分析研判工作。进一步严格规范和加强教学科研、校园媒体、学生社团等各类阵地管理,严格落实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读书会、信息发布等审批制度。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严格规范和加强网站、两微一端等管理,积极做好舆情监控防范。

19.加强宣传思想阵地建设与管理。整合用好融媒体资源,强化报、台、网、端四位一体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二级网站建设,发挥新媒体作用,创新思想宣传方法,加强网络思政教育阵地建设。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组织推出高质量、有影响的新闻作品。加强与校外媒体合作,加大宣外力度,提升学校影响力。

(二)创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持续推动大思政课建设。落实《十四五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规划》,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积极配齐配强三支队伍,健全工作机制,足额保障经费,构建大思政格局,全方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深入开展学生思想状况调研,进一步将思政理论课与学生第二课堂活动融合,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改革,统筹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建设同向同行。进一步完善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十大育人体系。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长效机制,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推出一批高水平思政教育实践成果。继续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品牌的创建,完成好已取得国家级精品项目,积极培育新的项目。

21.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持续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筹)建设,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筹)建设一流的马克思主义教学基地、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高地、一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阵地、一流的马克思主义育人园地。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党培养一批立场坚定、功底扎实、经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和政治忠诚、能打硬仗的青年政治骨干。积极实施思政课教师能力提升攻坚计划,做好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骨干教师培训研修,健全思政课教师手拉手帮扶机制,着力打造政治信仰坚定、理论功底扎实、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的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

22.提升学生管理服务水平。规范学生工作流程,完善学生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协同联动、快速高效的学生工作体系。积极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建设,为学生提供高效便捷的各项服务。积极做好学生成长成才教育、管理、指导、服务四位一体工作,进一步加强红色教育和国情教育基地建设,加强纪律教育和学风建设,加强制度教育和劳动教育。开展学生心理健康促进行动,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配备、场所建设、普查监测、教育疏导、家校协同等要求,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积极建设学生数据综合分析平台,推进学生工作信息化建设。规范扎实做好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加强精神文明与校园文化建设

23.持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以巩固省高校文明单位创建成果和争创省文明单位为抓手,完善文明创建工作机制,实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考核办法,形成更强创建合力,争取最好创建成果。利用学雷锋日、清明节、国家宪法日、12.9运动纪念日等重大节点,组织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扎实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明创建活动,充分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力量,提高书香校园建设水平,更好强化价值认同、引领行为规范,不断增强文化自信。

24.积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全方位建设。积极加强环境文化建设,实施班级强基工程,强化课堂学习行为教育引导,打造宿舍文化一系一楼品牌。加强对办学理念、校训、校风等精神内涵的宣传,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和行为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创新学术文化建设,营造包容和谐、尊重差异、追求真理、鼓励创造的学术环境。推进高雅艺术和廉政文化进校园。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工作。

25.大力加强全校作风建设。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全面加强干部工作作风、教职工师德师风、教师教风考风、学生学风建设,完善作风建设各项制度,严格作风建设制度执行。从严规范和加强师德师风教育、管理、监督,一体化推进师德涵养、榜样激励、惩戒警示、考核评价,落实师德师风问题一票否决制。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持续抓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党员干部不断增强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和实干作风,以优良党风带校风、正教风、严学风,将全校作风建设引向深入、做实做好。

四、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一)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26.进一步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和中央和省委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和实施意见。严格规范落实《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规定,积极推进各层级制度体系建设,从严管控权力运行,从严规范各项管理,从严做好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工作。扎实开展清廉晋院专项行动,落实上级有关清廉建设部署要求和学校《全面建设清廉晋院行动方案》,大力加强清廉文化建设,着力推进清廉家风建设,积极争创清廉示范单位,全面建设清廉晋院,巩固强化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教育管理监督,扎实开展经常性针对性主动性强的党风廉政和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党政负责人和班子成员等关键少数的教育管理监督。严格规范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抓好党委全面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以及校内巡察监督、审计监督等,积极形成更强合力,更好提升监督效能

27.进一步落实纪委监督责任。积极支持纪委开展工作,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构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瞄准意识形态、招生科研、后勤基建、经费管理、师德师风等关键,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全力推动上级决策部署和学校工作安排落实见效。持续围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聚焦关键少数和权力运行等做好日常监督,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用好四种形态。持续推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治四风,治理师生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做实做细节假日监督和纪律监督,以严的基调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保持常态、拓展长效。

28.进一步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持续推进两个责任落实系统化、集成化、协同化。严格落实双重领导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要求。持续深化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统筹推进纪检监察机构与学校其他单位和部门的衔接和协作,强化纪检监察机构内控管理和制度执行,促进纪法贯通、法法衔接,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29.进一步做好巡察工作。组织出台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巡察整改监督检查工作办法等,建立健全制度体系。组织开展三届党委第二轮、第三轮巡察工作,推动被巡察党组织高质量完成巡察整改任务并完成对被巡察党总支的回头看工作。探索建立同频整改机制,对发现的共性问题辐射各党组织同期整改,推动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通过专题培训、向做得好的院校取经学习等方式不断提高巡察人员能力素质。

(二)持续一体推进三不

30.始终保持严厉惩治腐败的力度和节奏,持续强化不敢腐的震摄。坚持严的基调,把准严的方向,坚守严的定力,突出严的态势,更加有力遏制增量,更加有效清除存量。对照廉政风险定期开展自查自纠。及时受理信访件,规范处置问题线索,严肃查处涉及人财物等领域岗位腐败问题,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高度关注年轻干部违纪违法问题。

31.不断完善防治腐败滋生蔓延的体制机制,持续强化不能腐的约束。坚持边办案、边剖析、边整改、边治理,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以案促建,把办案成效体现在止损挽损、促进改革,优化治理上。完善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机制,帮助他们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严格落实制度执行监督工作规定,抓住政策制定、决策程序、审批监管等关键权力,有针对性地督促各级各单位严格职责权限、规范工作程序、强化权力制约,减少权力不当干预。

32.切实增强不想腐思想教育针对性有效性,始终保持的措施不懈怠。持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忠诚教育,推动党性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把德政教育、家风教育融入党内政治生活实践。充分利用好党风廉政教育基地,深入开展分层分众警示教育。发挥查办案件的警示功能,继续深化以案明法、以案明纪、以案明责、以案明德四以警示教育。鼓励各级各单位积极探索不想腐教育的有效载体和形式,及时总结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推动不想腐教育常态化开展。

五、全方位推动事业发展

(一)加强顶层设计与落实

33.扎实实施落实十四五规划。根据学校《十四五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和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1359”发展思路要求,进一步完善10个专项子规划和各单位发展规划,推进项目台账深入实施,逐项细化时间表、路线图,推动发展规划落实到各领域、各层面、各岗位、各环节。加强定期跟踪调度,强化年度工作计划和规划有效衔接。开展规划实施年度监测评估,推动规划任务落实。

34.大力加强应用型学校建设。落实上级有关应用型高校建设部署要求和《晋中学院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方案》,以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修订优化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治理机制、产教融合模式、师资队伍、教学资源、人才培养、学生发展、科研与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各方面持续发力。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山西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工作措施》,深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推进文化旅游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筹备职业技能大赛,做好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准备工作,全力推动学校应用型建设发展取得更好成效。

35.积极统筹做好招生工作。深入实施招生阳光工程,本科生招生计划保持在5300人左右,结合专业实际和培养质量制定落实分专业计划。积极争取调整招生录取批次,根据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办学条件、办学层次、办学特色等,向省申报10个左右2A专业。突出招生宣传中教学系部和学生作用,加强优质生源基地建设,持续提升生源质量和社会影响力。做好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招生工作,严格规范管理,保持适度规模。

(二)积极改善办学条件

36.积极筹措与运作资金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政策和资金支持,围绕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资金、省专项政府债券、省教育厅消除安全隐患及维修专项经费等,组织做好项目论证、专项资金申报、全力协调争取上级支持工作,同时积极争取地方、企业、校友等各界支持,最大限度为学校高质量发展争取资金支持和储备。加强教育经费管理,做好资金统筹,重点用于支持优势学科建设、引育高端人才、提升教学科研质量。加强和规范教育收费管理,提升资助管理水平。

37.严格规范加强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严格规范财务开支,勤俭办一切事业,集中财力办大事。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合理编制财务预算,科学构建预算管理体系,强化预算控制和经费管理,做好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与控制工作。修订完善《晋中学院财务管理办法》《晋中学院差旅费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严格规范业务流程。积极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网上预约报销系统、项目经费查询系统,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38.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严格规范执行上级和学校基本建设、资产管理等各项制度规定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要求,积极实施《晋中学院“十四五”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重点完成文化旅游产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前期手续审批和开工建设教学场地改造新生公寓粉刷、垃圾中转站建设、一站式学生服务大厅改造校舍修缮西区绿化养护服务等。

39.强化后勤管理服务保障。积极推进后勤管理机制改革,按照管办分离原则,合理引进社会优质服务资源,优化后勤资源配置,构建新型服务保障体系。进一步优化后勤服务态度和效率,积极推进后勤维修服务电子信息化。全面加强节约型学校建设,全校协同进一步强化节约水暖电气能和办公用品等教育、管理、监督、考评、奖惩,突出加强能耗控制和环境保护,提高师生员工节能环保和生态文明意识,增强节约型学校建设主动性、创造性、实效性。

40.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工程。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资源供给侧改革优化,创新供给模式,提高资源质量。推进网络平台保障,支撑平安校园、健康校园、绿色校园建设。分期分批对校信息系统进行等级保护备案及测评。推进信息和数据平台建设,制订学校数据共享及安全管理办法,做好存储扩容及校园网盘建设、网络安全设备续保、数据机房动环更新改造等工作。

41.做好依法依规审计工作。组织做好审计教育、管理、监督、评估等各项工作,重点做好离任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财务预算和收支情况审计、大型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学校维修项目审计。进一步巩固提升和积极拓展省审计厅对学校审计后整改成果。对各级审计发现问题,组织和督促全面抓好整改。

六、全力做好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

(一)加强学科与专业建设

42.推进学科硕单一体化建设。实施学科强校战略,扎实开展学科硕单专项行动,以新工科建设引领带动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内涵提升,着力建设化工与材料、生物与医药、电子信息、机械、新闻与传播等优势特色学科,加强建设非遗传承与保护学科,推动电子信息、机械、旅游管理等3个学科快速发展形成硕单建设新梯队。努力实现师均年科研经费稳步提升。持续推进硕士学位点共建,开展实质性合作研究和教师交流,力争新增1个硕士学位点共建单位。

43.加大一流专业建设力度。坚持扶强扶优扶特,重点支持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培育与建设,力争获批1-2个省级一流专业。加强新工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探索,扎实推进新工科、新文科专业建设。全力推进专业认证与建设工作,制定《晋中学院专业认证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以师范专业认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依据,强力推进专业建设,贯彻实施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理念,全面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加快专业认证步伐。完善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制度,做好9个免试认定教师资格专业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工作,全面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44.扎实做好迎接审核评估工作。扎实开展审核评估专项行动,根据《关于做好十四五期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的通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等要求,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方针,全校上下一齐动手,党政工团积极协同发力,严格规范扎实做好接受教育部评估各项准备,积极完善内部质量评估与保障体系,针对性开展专项评估,找差距、补短板、再发力,推进教育教学内涵建设与发展。全面总结和分析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成果,组织形成高质量自评报告和系统完备扎实的支撑材料。

45.大力推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实施质量立校战略,加大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培育与建设力度,力争获批6-8门省级一流课程。加强优质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推选优质课程参加学分互认工作。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力争获批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加强教学改革项目过程管理,力争获批8-10项省级教学成果奖。支持新建或扩建8个专业实验室,新建10个左右非师范专业实习基地。完善毕业论文双导师制度,加强毕业论文过程监控,保证论文的质量和进度。完善学科竞赛支持体系,力获取省级以上奖项70项。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标准,重视质量文化建设,强化全过程教学质量监控,做好教学各环节督导,大力提升督导效能。

46.大力加强教师培养提升。完善教师发展体系建设,按照新时代教师队伍素质提升计划实施意见,强化教师教学改革创新意识和能力,打造新入职教师成长训练营、助教培训班、卓越能力训练营、教师教学竞赛指导训练营。强化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积极打造一流教学团队。加强虚拟教研室建设,遴选和打造一批示范教研室,定期开展教学改革与建设经验交流与研讨,不断提高教研活动质量。修订实施外聘教师管理办法,积极柔性引进中小学教师和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大力充实教师教育课程等应用型课程教师队伍。选派3-6名教师到国内一流高校进修访学,20-30名教师短期外出专项培训。

47.积极深化对外合作交流。推进与国外高水平大学重点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合作,支持优秀骨干教师海外研修。鼓励支持学生海外学习、实习及文化交流,拓展学生交换学习项目,推进学生互换、课程和学分互认、学位互授或联授。推进建立国际研学中心,扎实开展与条件成熟的国外高校合作办学培育人才工作,积极开展留学生招生准备工作。

(三)加强就业创新创业工作

48.扎实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持续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完善落实全员参与就业、全面落实责任、全力推动就业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充实就业工作队伍力量。扎实开展系列促就业工作专项行动,从就业工作抓落实、校企对接搭平台、就业政策广宣传、就业服务送温暖四方面着手,做细做实做好毕业生就业教育、管理、指导、服务各项工作,全力完成上级关于毕业生就业率的要求,力争8月底毕业生就业率达到或超过全省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深入开展市场化岗位开拓行动,实施校系两级访企拓岗促就业万企进校园计划。建立就业困难毕业生群体帮扶工作台账,完善就业帮扶机制。加强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为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有力支撑。

49.扎实推进学生创新创业。开设纳入学分管理的创新创业课程,建立完善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发展的专业化培训力度,强化高素质专业化就业指导服务队伍建设。搭建各种层次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创立众创空间,遴选创客团队,开发标志性产品。加强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促进项目成果产出,学生发表论文10篇以上,力争发表高水平论文1-3篇。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率和就业创业质量。

七、加强科学研究工作

(一)深化科研机制改革

50.深化科研管理体制创新。改革优化科研管理制度,推进代表性学术成果评价,突出专利等应用性成果转移转化,修订学术委员会章程,调整学术委员会成员。围绕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强化有组织科研,认真组织申报各级各类项目。完善科研激励和约束机制,营造浓厚科研氛围,促进科研持续健康发展,力争科研经费达1500万元左右。

51.加大科研平台和团队建设。实施特色荣校战略,加强科研平台延伸基地建设,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实力。持续重点建设好固态酿造等工程技术中心,轻质材料改性应用等协同创新中心及16个学术技术创新团队、17个研究中心。争取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重点实验室建设支持。推进跨校企跨学科协同创新中心、产学研战略联盟和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

(二)提升科研项目水平

52.调动教师产出科研成果积极性。修订实施《晋中学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加强学科建设经费使用绩效管理,根据学科建设评价结果动态调整支持力度。加大对科研项目、科研获奖和横向科研项目的奖励,充分调动教师开展教学科研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科研总量持续增长。

53.加强高层次项目孵化培育。争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在数量上有所增加,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实现突破。实施校地合作战略,拓宽项目来源渠道,加强校企、校地、校校合作,争取更多的横向项目,使我校的科研力量、智力资源更好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接相关的行业企业,推进学校与地方的深度融合。

八、积极开展社会服务

(一)推动协同创新与产学研合作

54.积极建设产教融合平台。立足我省和晋中市经济发展需要和产业布局,加强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遴选3-5个建设基础好的学院进行重点支持,力争获批1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示范培育项目。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力争共建实验室3个、实习基地10个,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10名,申报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0项。

55.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实施校地融合战略,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搭建校企创新合作平台,构建一系一县”“一系多企的县、区对接模式。主动融入地方, 引导和培育一批科研项目,签订横向科研项目若干项,提升教师面向需求的服务能力。

(二)促进咨询服务与成果转化应用

56.建设智库合作基地。围绕乡村振兴、非遗传承与保护,区域治理与社会转型发展、地方教育发展、文旅产业服务与开发等重点,建设智库合作基地,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度、话语权和贡献度。

57.推进成果转化应用。深化学科建设供给侧改革,以应用型学科建设对接区域产业需求,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构建学科专业平台三位一体、生态经济文化多元融合的科研发展新模式,提升技术转化能力。

58.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按上级要求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在驻村帮扶工作队员选派、经费支持保障等各方面给予充分保障。加强农产品供应基地建设,结合帮扶乡村实际和学校文化、科研等资源,发挥好帮扶单位作用,推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强驻村帮扶工作队教育管理考评,提高积极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能力水平。

(三)提高急需人才培养能力

59.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育人顶层设计,突出应用型要求,全面修订并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持续推进实施“16351”人才培养工程,进一步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措施,突出强化实习实训实践,全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以OBE理念(成果导向教育、能力导向教育、目标导向教育)为指导,引企入教,吸收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修订2023版人才培养方案,努力实现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积极开展国培计划项目、晋中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为晋中市基础教育及其他行业培养培训人才。

九、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机制

60.做好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工作。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全力做好创新机制、抓好重点、优化环境、保障激励、政治引领五方面重点工作。以人才引育专项行动为抓手,立足学科专业建设目标,用好引才引智”“晋才晋用等政策和柔性引进一事一议”“一人一议等办法,积极推进高素质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培养引育,进一步加大博士、教授特别是应用型博士、教授和人才团队的引育力度。力争引进博士和教授20人左右,紧缺专业硕士15人左右,培育博士30人左右。按规定配齐配强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指导教师。

(二)营造良好人才工作环境

61.全面创设良好人才工作环境。完善新教师岗前培训和青年教师助教制度,柔性引进博士生导师,加强对青年教师的专业引领和指导。支持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院校攻读博士、访学研修。建好所有教授、博士专门工作室。积极争取我省和晋中市人才政策,搭建人才干事创业平台,提高人才服务质量,着力形成全校和各单位更加有益于外部人才加入、内部人才成长、聚合人才干事业的良好工作环境。

(三)深化人才评价制度改革

62.深入推进人才评价改革。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以获批完成我省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试点项目为突破口,系统推进人才发展机制改革,严格落实破五唯要求,不设人才帽子指标,修订《岗位绩效改革实施方案》《教师职称评审办法》,更好激发调动教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十、确保全校安全稳定

(一)做好维护政治稳定工作

63.加强责任落实与研判处置。严格落实维护稳定工作主体责任,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和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制,认真落实上级关于维护稳定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要求,围绕重要敏感节点和重要事件,深入分析研判稳定形势,全面排查影响校园稳定的矛盾问题,发现问题及时化解、及时有效防范处置,部署落实有效到位。积极做好师生通过正当渠道反映合理诉求的思想教育引导和管理服务工作,规范扎实做好信访工作。健全各项安全制度,以制度完善健全带动岗位安全职责落实。加强各级值班备勤,完善应急处置预案,抓好应急处突演练,推动安全管理水平提升。

(二)强化校园安全管理

64.常态化开展安全排查整治。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平安校园建设为载体,逐级签订安全稳定责任书,压实校园安全稳定工作责任。持续开展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常态化活动,强化校园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整治,开展消防演练,确保消防、治安、卫生防疫等安全措施有效,校园监控系统、门禁系统、巡更系统、消防设施正常运行。完善校园安全防控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健全突发事件防范和处置机制,积极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管理排查整治,积极抵御和防范校园传教渗透及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开展禁毒宣传月、禁毒示范校创建等活动,加强学生毒品预防教育。抓好东西服务中心安全教育管理排查整治。严格落实保密责任,规范执行保密制度,大力强化保密督查,积极深化保密教育,筑牢全校和各单位保密安全防线。

65.做好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科学精准执行上级和地方关于新阶段疫情防控的各项决策部署要求,按照乙类乙管要求严格规范落实新冠病毒感染管控责任和措施,科学精准施策,细化完善防控工作网格化管理等各项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抓好师生思想引导、心理疏导、行为指导,按要求完成健康驿站建设,加强校卫生所建设,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和效率。建立师生基础疾病台账、心理健康台账,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台账、新冠病毒感染台账,强化健康监测和服务保障,提高健康管理水平。做好应急处突实战演练,全面加强防控经费、物资、人员等各项防控条件保障,确保及时足额到位,最大程度保障师生健康安全和全校安全稳定,为办学治校育人高质量发展创设良好条件。

(三)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

        66.健全突发事件责任链条和应急处置体系。树牢安全稳定压倒一切理念,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将防患和处置工作纳入制度体系,坚持预防为主、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完善落实统一指挥、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应急处置体系。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对安全稳定事故问题查明原因、追究责任、严肃处理,促进各级各单位每个人积极落实安全稳定责任,做好安全稳定工作,共同维护和确保学校安全稳定大好局面。

关闭窗口
<
版权所有:晋中学院院长办公室 | All Rights Reserved